大乘佛教-佛經報恩網
首頁
佛教小咒
佛教小咒總覽
大悲咒
淨水咒
六字大明咒
往生淨土神咒
日光菩薩咒
月光菩薩咒
文殊心咒
楞嚴咒咒心
大勢至菩薩心咒
準提佛母心咒
滅定業真言
綠度母心咒
懺悔文
佛教經文
佛教經文總覽
心經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賢行願品
佛說阿彌陀經
佛說無常經
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觀無量壽經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金剛經
圓覺經
地藏菩薩本願經
回禱迴向文
迴向的意義與迴向文範例
祈願回向疏文
超渡祈請回向疏文
禮念觀世音菩薩求子疏文
藥師經每日修持法門
準頂禮地藏寶懺功德疏文
還壽生錢庫錢疏文
濟公活佛救世真經》祈願回向文
《城隍明道經》祈願回向文
《天上聖母經》祈願回向文
《太上道德經》祈願回向文
《關聖帝君》解冤釋結懺業文疏
佛教故事
遊歷地府
佛教喻言故事
因果故事
諸佛菩薩聖誕日由來
大師聖言集
大師聖言集
智慧小語
師父說系列|智慧小語
念佛感應事蹟
能量手作
繞線輕珠寶列表
能量水晶念珠列表
告訴你增長福報的方法,福報增長了,做事才順利🍃
佛陀滅度後,印度出了一位阿育王。 他統一了五印度,也造了許多殺業。 那後來他就皈依了佛門,成為佛教的護法。 阿育王可以說把佛教傳播到了全世界。
阿育王想要供養佛陀的舍利。 但人間已經沒有了佛舍利。 阿育王就去問他的國師,是個阿羅漢。 阿羅漢有神通,告訴他說,佛陀舍利只有在龍宮和天宮有,你想要供養,就去龍宮請。 阿育王就帶了三萬兵,到了海邊去吶喊,叫龍王把舍利子拿出來。 喊了很久,龍王也沒有出現。
這時阿羅漢就跟阿育王說,你雖然是人間的王,但龍王是護法部的王。 他的福報比你大,所以你叫他,他不出來。 阿育王就問說,那我要怎麼做。 阿羅漢就告訴他,你去修福報,你去齋僧,行善,這時福報就超過了龍王了。
果然齋僧三個月後,阿羅漢就告訴他,這時你去海邊,你帶著一個侍衛去就好,只要彈指,龍王會來見你。 阿育王就去了,到了海邊,三彈指,龍王出現了,是個年輕人形象,見到阿育王就鞠躬。 然後問阿育王有什麼事,阿育王說要供養舍利。 龍王就把舍利分給了阿育王,阿育王建了八萬四千塔。 阿育王問阿羅漢,三萬兵去,龍王不出來,我為什麼三彈指,龍王就出現了。 阿羅漢說,不是三彈指,而是你的福德所感召的力量。 福德的力量,勝過外在的自然力。
一、生活中出現不順,是因為缺乏福報
生活中之所以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就是因為缺乏福報。 天人有福報就有禪定在天上享福,沒福報就失禪定墮到其他界道。
所謂氣場、底氣,其實也是福報。 福報大的人,光比較亮,禪定功夫大一些,所以給人感覺氣場強大,這並不是裝能裝出來的,這就叫做"正能量”,凡人也是如此。
有福報就快樂,沒福報就算呆在皇宮裡也整天憂愁苦惱,沒福報是一切心理問題的根源。 智慧、慈悲、人品、財富、美貌、氣度乃至所有的一切都是福報。
生活中各種各樣不順遂的原因就是福報不夠,某段時間沒有福報,即使擁有很多很富有,也感受不到快樂。
福報不足的人,好比一鍋湯,遇到些許小困小事,就像一碗污水倒入一鍋湯,整鍋湯都壞了。
福報大的人,好比大海,一江污水流進大海,大海也不會被一江水轉污,相反能把它轉清,讓自己更強大,納百川而成百穀王。
福報不夠,會導致生活中出現各種各樣的不順和問題,這就是俗話說的"鎮不住","鎮不住"人事物。
乃至一個人的想法,他的愛好和追求,以及他的心量都在他的福報範圍內,福報提升上去,愛好和追求會自然的改變,這一點可以用來方便地幫助他人改掉一些癮習。
佛說在端正、精進、智慧、工巧、福德這五者之中,福德第一。 只有把福報提升上去了,不但自己的身體健康,而且生活自然會好,自己的想法、愛好、追求也會跟著改變。
二、福報由心量決定
福報在哪個層次,心量就在哪個層次,追求就在哪個層次。
福報不夠,就會鎮不住人、事、物,比如鎮不住上司,鎮不住下屬,鎮不住配偶,鎮不住考試,鎮不住姻緣,鎮不住工作,匯聚不了人氣……於是產生種種問題。
打個比喻:把福報提升上去,自己就像一顆大星球。 小星球根本轉不動你,而且你可以轉小星球。 小星球就是生活中遇到的人、事、物。大星球引力大,轉得小星球都跑來旋繞,福報就像這個引力。
當你出現了任何的不順,就是沒有那麼大的福報,把這個不順鎮得住,壓得下去,有福壓眾惡,老百姓常說的,"一福壓百禍”。
比如,開個小店,生意很好,福報鎮得住。 小店做大了,小伙計都不聽話了,客人也少了,不順的麻煩多了,這是福報不夠這麼大,鎮不住了。
做上司的,下屬都不聽話,福報鎮不住。 做下屬,上司隨意指責你看你不順眼,你的福報比他差距太大,失了平衡。
找工作,老找不到,老找不成,換句話說,用力氣賺錢都賺不著錢,是這段時間福報不夠。 心裡抑鬱、悲傷、痛苦,想自殺,也是這段時間福報不夠。
同樣的一個工作,別人做都很順,不出問題,自己去做,問題一個接一個。 就是因為福報太少,鎮不住這工作。 家裡眷屬也鬥諍,爸媽、老婆、老公、孩子都有很多問題,很多煩惱,這是他們和自己的福報不夠。 福報不夠,就像一根小蘆葦,業風一吹,就東倒西歪。
三、提升福報的方法
為什麼道理都懂,卻做不到呢?歸根到,一句話就是福報不夠。
福報不夠,修行自然不精進,禪定升不起來,被業障拖著走。 對治的方法就是應該去親近善知識、念經、念咒、念佛、磕頭、供養三寶、供僧、供燈、印經、放生、施食、修廟、侍奉父母、禪修、道場做義工等等,總之,要修一切善,斷一切惡,改正自己的不良習慣和心性,這些實修都能提升福報。
智者大師說過: 修福德不修智慧,叫作愚;修智慧不修福德,叫作狂。 消耗享用過去的福報叫做"吃腐食",不積福報總有一天會把福報吃完,沒有福報處處是苦。
什麼是窮?不懂布施就是窮。 不懂布施會有六種窮:財窮、身窮、智慧窮、心量窮、福報窮、擔當窮。 你遇到的一切人、一切事都是自己的福報,所以要趕快修福,否則一旦劫難臨頭時想修福就來不及了。 佛陀說,智慧、工巧、端正、精進、福德,這五者之中福德第一。 遇到一切不如意事,不用抱怨,都是自己的業障,是福報不夠。 沒福報再努力也不會成功和幸福。 有福報的人,他心中想什麼,這件事就會出現,故叫心想事成。
佛是真語者、實語者、不誑語者,故在《阿彌陀經》中告誡我們,若想念佛往生,必須要做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才能得生彼國。”有福德,修佛法、念佛才能真正的往生。
沒有福報不能度眾生,所以度眾生一定要有福報。
雖然古語云“富不過三代”,但書聖王羲之的家族,被稱為“中華第一望族”的山東瑯琊王氏家族,卻從東漢至明清1700多年間,跨越諸多劫難興盛不衰,培養出了36位皇后、36位駙馬、29位宰相,至今仍然興盛富貴。 這是為什麼?因為王氏家族世代遵循“言宜慢,心宜善”的六字家規。
“言宜慢”,言談要三思,話語要舒緩,讓言者深思熟慮、謹言慎行,讓聽者感到受尊重;“心宜善”,害人之心不可有,“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所以福報可以傳承,但傳承福報是門深奧的學問,如果你掌握了,再把這種知識傳給你的子孫,那子孫就會一代一代都有福報,受用不盡。
《地藏經》裡說:供養父母捨一得萬報,供養三寶捨一得無量報。 我們以圓滿的三寶為對境,按照佛陀的教導去實踐修行,清淨自己的“身口意”,我們的生命就會跟佛連在一起。
一旦融入佛的圓滿功德海,我們就能轉有漏的福報為無漏的功德,轉不圓滿的世智辯聰為無上的圓滿智慧。 這時再把所作的功德迴向給家人,家人的命運就會轉變:迴向父母,父母的身體就會好;迴向孩子,孩子的福報就會增加。
福報包括世間福報和出世間福報,真正的修行人,雖不求卻能自得世間福報;而求世間福報、不肯迴向往生的人,所得的世間福報也無法和真正的修行人相比,更不用說出世間的福報了。
推薦閱讀:改造命運的原理與方法(一)
能量守護系列
解放心靈奇蹟|天然許願水晶樹
$599
$390
天然紅瑪瑙念珠手鍊|帶來好運
$599
$290
天然黑碧璽念珠手鍊|除惡避邪
$599
$390
天然綠幽靈念珠手鍊|招正財
$599
$390
天然紫水晶、黑碧璽水晶手鍊
$799
$390
佛教小咒
大悲咒
淨水咒
六字大明咒
往生淨土神咒
日光菩薩咒
月光菩薩咒
文殊心咒
楞嚴咒咒心
更多佛教小咒
佛教經文
心經
佛說無常經
金剛經
圓覺經
地藏王本願經
大佛頂首楞嚴經
更多經文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賢行願品
妙法蓮華經
佛說阿彌陀經
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觀無量壽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