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眼中的農曆七月


佛教眼中的農曆七月

目錄Menu



一、盂蘭盆會

  農曆七月被民間視為諸事不祥的「鬼月」,不能結婚、不可開刀、不可搬家等等,以免招惹鬼道眾生的騷擾。不過,從佛教角度而言,農曆七月是吉祥的月份,而「七」這個數字更有無窮無盡的意思。佛教並沒有七月鬼門開的說法,亦鼓勵大眾在這個月布施修福,廣結善緣。

  早在周代,每年七月都要舉行幾項祭禮,時至今日和本地農曆七月的諸多慶典多少有些淵源。

  【禮記】月令篇上記載:「是女也(七月)農乃登穀,天子嘗新,先薦寢廟。」指的是在秋收後,一國之君以新穀祭祀祖廟,表達對祖先的敬意,並為來年祈福,冀望列祖庇佑,年年豐收。這項傳統習俗原本立意可圈可點,數千年來由於宗教背景,以及中國人民豐富無比的想像力的洗禮,曾幾何時,七月呈現在人們眼前的卻是「諸事不宜」的鬼月,與佛家講「日日是好日,月月是好月」則相去甚遠。

  事實上,佛教徒將農曆十五稱之為「盂蘭盆節」,「盂蘭盆」一詞出自於佛經中目連救母的故事,是由梵文Ulambana 的音譯而來,其原意為「救倒懸」,因為眾生在三塗六道中受苦受難,有如頭下腳上倒掛著一般的痛苦。因此依據盂蘭盆經的教示,舉辦一場「盂蘭盆」法會,為能解脫眾生顛倒之難。

  農曆七月十五日又稱為「僧自恣日」(即是結夏安居的圓滿日)、「佛歡喜日」或「盂蘭盆節」。梵語的盂蘭盆(Ullambana),原意指「救倒懸」,即解除地獄之苦。

  緣起是這樣的:經過三個月的結夏安居之後,有些僧眾在修行上有很大的進展,佛陀十大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希望報答親恩,協助餓鬼道中的母親解除痛苦,於是在這一天供養十方眾僧,以此廣大功德,超度母親的罪業,救拔她脫離飢餓的痛苦。故此,農曆七月又稱為「孝親月」或「教孝月」。

  盂蘭盆法會的緣起是發生在佛陀時代,目犍連尊者(以下簡稱目連)以天眼見母親亡故後墮到餓鬼道中受苦,目連想以神通力往饗母親,但所有食物一到母親手中便化成炭灰,清水也變成血水。眼看救母不成,便沉重的前去請示世尊:「世尊,有什麼妙法能使弟子的母親救離餓鬼的苦難呢?」

  世尊面上流露出悲愍的慈光,回答道:「目連,你母親因為在生之時,謗佛謗僧,不信因果正法,貪瞋邪見,所以受此果報,這不是你個人的力量可以救援,你的孝心雖然感動天地,對你那毀謗三寶而墮落餓鬼道中受苦的母親也莫可奈何啊!你現在唯有仰仗供養十方僧眾的功德,方能令你母親脫離餓鬼之苦。」

  目連尊者聽後,歡喜奉行,於是便在七月十五日這一天,廣設百味珍餚、新鮮果品,盡世甘美,放在盆中,供養十方僧眾,終於讓苦難的母親因此功德脫離了痛苦,也為了感激世尊並讚嘆三寶功德。便奉勸大眾應行盂蘭盆之法,供佛及僧,以報父母生養撫育慈愛的恩惠。

  後世佛教徒便在七月的盂蘭盆法會以香花、水果、素點等用品來供養佛法僧,再將誦經、持咒、禮懺的功德迴向父母師長,令其延年益壽,往生的親眷也能超生淨土,此外更可將功德迴向法界一切有情眾生。

  七月十五又叫「佛歡喜日」或「僧自恣日」,是源於佛世時的印度,因為每逢夏日雨季來臨,所有僧侶皆不外出托缽,只在山中林間打坐經行,專心修持,這段每年從四月十五日到七月十五日的期間便稱作出家眾的「結夏安居」或「雨安居」,三個月的精進用功,到七月十五日這一天,所有僧眾會將修行體悟向佛陀一一報告,有許多人因而證果成就佛道,諸佛菩薩見弟子道業有成,感到欣慰和歡喜,安居到此結束,所以也叫做「解夏」,附近的信眾會一起準備豐盛的飲食、布料、日常用品等供養僧眾,俗稱「安居施」。是佛教的大節日,各地寺廟大都會啟建盂蘭盆報恩法會,讓信眾齋僧,祭拜超薦祖先。七月在佛制的特殊意義可見一斑,的確是值得慶賀的日子。如果在這樣歡喜的日子,忘了初衷而大肆宰殺畜禽,非但毫無功德可言,數以萬計的生靈命喪屠刀口下,災難將永無斷絕之日。

願雲禪師的詩偈發人深省:
「百千萬劫碗裏羹,怨深似海恨難平,
欲知世間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普渡」或「盂蘭盆救倒懸」既然都是慈悲救濟的意思,應如何抉擇當可了然於心也。

二、目連尊者捨身救母,做了哪些事情?

七月盂蘭節的由來原來和佛教有關

  農曆七月,鬼門關大開,那些終年受苦受難的冤魂厲鬼統統走出地獄,在人間遊蕩。在這段期間內,民眾為了超度亡靈,化解怨氣,會對死去的親人或孤魂野鬼進行拜祭招魂,燒紙衣冥錢、舉行法事等,同時祈求祖宗保佑,消災增福⋯⋯這是一般人對盂蘭勝會的觀感,因為牽涉到玄秘的神鬼之說,心情自然又敬又畏,加上道聽塗説一些鬼故怪談,夜深人靜走在街上,遇到一點風吹草動也會疑神疑鬼,不寒而慄。

  事實上盂蘭勝會的本質與意義並非如此。此話得要從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佛說盂蘭盆經》講起,那是西晉時期(266-313)由佛教譯經師竺法護翻譯的一部佛教經典,經文主要講述佛陀弟子大目犍連往地獄救母之事(簡稱「目連救母」),這故事對後世佛教的影響非常深遠。「盂蘭」音譯自梵語Ullambana,意為「倒懸」,

星雲大師說此義比喻亡者之苦,有如倒懸,痛苦之極。

  目犍連尊者以神通第一著稱,他的母親在世時造了殺生等不善之業,死後墮進餓鬼道。目犍連施展天眼通,見亡母在地獄變成餓鬼,喉嚨細如葦管,肚子卻大如水缸,皮骨相連,飽受折磨,日夜苦悶相續,於是「以缽盛飯,往餉其母。母得缽飯,即以左手障缽,右手搏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犍連為此悲傷,為了拯救母親脫離此苦,便向佛陀請示解救之法。佛陀指示目犍連於農曆七月十五日安居 [註1] 結束的僧自恣日,以百味飲食供養三寶,這樣能蒙無量功德,得救七世父母。目犍連遵照佛陀指示,於當日設齋供僧,其母終於得脫離餓鬼之苦,往生天界。

  很多學者認為,盂蘭盆會起源於六世紀時的梁武帝(502-557),因為宋朝的《佛祖統記》中記載了梁武帝於大同四年(538)在同泰寺內「設盂蘭盆齋」一事。但也有學者指出,盂蘭盆會的流傳早於梁武帝之前就開始了,因為同樣是宋朝的《盂蘭盆經疏孝衡鈔》中就記載了南齊(479-502)高祖於七月十五日送盂蘭盆往諸佛寺供僧之事。無論如何,根據這些史料記載,盂蘭盆會在中國確實已有近一千五百年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根深蒂固。

  盂蘭盆會的設立以至盛行,與佛教一直飽受儒道兩家之批判不無關係。佛教起初傳入中國,就面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挑戰,特別是儒家學者,長久以來一直從倫理道德的角度批判剃髮出家獨身修行的佛教徒不講孝道。中國佛教徒為了不讓儒道兩家「抹黑」,也好為自己「平反」,便以《盂蘭盆經》中目連救母的故事來證明佛教也講孝道。就是這樣,千百年來,中國佛教徒每年於農曆七月十五,都依照目連救母的故事舉辦盂蘭盆會,期間民眾所做的主要是祭祖活動,作用是宣揚孝德,以及報答父母乳哺、劬勞之恩,這可算是佛教的孝道節日。

  到了唐代,目連救母的故事已是家喻戶曉,盂蘭盆會更成為了全國節日,各地舉行超度歷代宗親的佛教儀式,甚至成為皇室參與的年度盛事,例如初唐四傑之一楊炯便作有《盂蘭盆賦》一文,獻給女皇帝武則天,《舊唐書》亦提到皇宮把盂蘭盆送予寺院之事:「如意元年七月望日,宮中出盂蘭盆,分送佛寺,則天禦洛南門,與百僚觀之。」而在民間,為了宣揚孝德,目連救母的故事除了被重新寫成講經文而在寺院中向大眾講說之外,更被改編成為戲劇,搬上舞臺演出。

  到了宋代,盂蘭盆會的普及影響了道教,道教因此建立了中元節,節日習俗包括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祭祀土地等。因為在同一天舉行,所以佛教的盂蘭盆會和道教的中元節便相互融合,漸漸發展成為一個盛大的傳統節日,再加上民間的鬼月俗信,閻羅王大開鬼門關之說也開始盛行起來,最後演變成為今天我們所講的七月鬼節。

  從佛陀時代起,已有舉行盂蘭盆法會、 齋僧供佛的傳統。聖嚴法師開示,民間一般認為「普度」是安撫無主孤魂,而佛教不只用佛法來開導鬼道中的亡靈,更希望六道眾生都來修學佛法,普及一切有情眾生,並藉著舉辦法會,鼓勵大眾修學佛法,淨化身心。

  每逢農曆七月,一般寺院都會舉辦「盂蘭盆報恩孝親法會」,而信徒亦會為了祭祖和供僧而布施、迴向功德,廣結善緣。據星雲大師所說,盂蘭盆會之所以如此流行,深得民心,實由於其強調藉供養十方自恣僧以達慈孝雙親,乃至度脫七世父母的思想,與中國崇尚孝道,慎終追遠的倫理傳統不謀而合。聖嚴法師開示,佛教的盂蘭盆節是孝順的表徵,「但是,孝順父母最好是在父母生前的時候,做子女的平常就該多關心父母,勸請父母要有宗教信仰,不要等到父母百年之後,才想到要來供養超度,那便是輕重顛倒了。」

[註1] 雨季安居是印度佛教的傳統。根據這個傳統,每年的雨季,僧人都會停止雲遊,住在一處長達三個月過夏,這叫「安居」。到了三個月安居過夏結束以後的一個月內,寺院都要舉行供僧,這一傳統在南傳佛教國家一直流傳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