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命運的原理與方法(二)

命運可以改變嗎

目錄


一、吉凶禍福的根源—心念

為什麼會有吉凶禍福的現象呢?
原來只要我們一動念,我們的心地中就留下印象(種子)。所以古代人把心稱為「心地」或「心田」,真是太有道理了。

我們每起了一個善念,就會在心地中留下一個好的種子。起了一個惡念會在心地留下壞的種子。起了無善無惡的念頭也會在心中留下不好不壞的種子,將來(可能在今生或來生)遇到適當的因緣,就會開花結果。善的種子結的是快樂和吉祥;惡種子結的果實是苦惱和災禍,不善不惡的種子結的果實是不苦不樂的中性感受。所以六祖壇經上說:「一切福田,都離開不了心地。」

忠心經上也說:「心念是語言和行為的根本。心是一切現象的總源頭。有了惡念就會遭受苦報;有了善念,就會遭受樂報。」

舉個簡單的譬喻,起了善念就好比在心地上播種好花的種子,動了惡念好比在心地上種毒樹,起了無善無惡的念頭好比在心地種雜草。因為我們一般人在過去世都起了許許多多的善惡念,所以今生有苦樂、凶吉、禍福的現象。

總而言之,善念會產生仁慈的行為,由施捨而使人產生愉快的影響力,這愉快的影響力又產生吉祥和福氣。

惡念產生破壞性的行為,由破壞而使人產生憎恨的影響力,這影響力將來會導致憂苦和凶禍。

無善無惡的念頭會產生雜七雜八的行為,由這雜七雜八的行為產生沒憂沒喜的影響力,造成不苦不樂的感受。

所以華嚴經上說:「你應當觀察世界的種種現象,都是由心念造成的。」


二、心地的清淨與污染

佛經上把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分為「清淨的造作」(淨業)與「污染的造作」(染業)兩種。

「善念」、「惡念」和「無善無惡的念頭」通通是屬於「污染的造作」

「心不動念」、「了知境界而不起分別心」(離念靈知)、「行善而不執著善相」才是「清淨的造作」。換句話說,清淨的造作超越了善惡的對待。

這個觀念也許諸君不易明白,讓我舉個簡單的譬喻吧;大家都知道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污泥就是惡業,清水就是善業,蓮花不但不染污泥,也不染清水。這才是真正的清淨。所以真正的清淨超越染淨的對待。真正的善也超越善惡的對待。這超越對待的善,我們姑且叫它「清淨」。

為什麼要超越善惡呢?因為造惡得苦固然不好,造善執著我在行善也有許多煩惱,譬如心中受了「我啦」、「善啦」、「多少功德啦」這些名相的干擾。再者,行善雖然將來有福報,可是當這些福報來的時候,一個人難免被福報「樂」昏了頭,以致於物質享受太過份,起了驕傲心,忘記再繼續種善因,大吃大喝種其他惡業...... 等。人一種了惡業就會墮落。所以佛家把行善求富責的人形容為「三世怨」。其意義就是:今生行善求富貴,來生有錢沒智慧,有錢沒智慧就會造惡業,所以到了第三生便又窮苦了。這樣打轉總不是辦法吧!所以佛菩薩告訴我們行善而不希望回報,甚至不執著善的名相和有我在行善。行善不執著我相和善相才有智慧,才有眼光。

總括一句話:「心地清淨才是最大的福氣。行善不執善相才是絕對的淨業,才是超越對待的最大吉祥。」


三、一動念就有果報

不只做壞事情才會產生報應,連一動惡念也會產生惡果。諸君如果不信,我引用兩個故事來說:

🎬(一)賣瓜的故事

從前梁武帝在世時,有一天他看見一樁奇怪的事情。某甲在賣瓜,某乙先來向他買瓜,某甲說不賣。後來某丙來向某甲買瓜,某甲卻很高興的賣給他。梁武帝看見這種情形,他大惑不解,於是就去問誌公禪師。誌公禪師是得道的高僧,有瞭解過去世的神通智慧。誌公禪師告訴梁武帝說:「這賣瓜的某甲很多世以前是死刑犯,當他要被處死刑時,很多人都在圍觀,當時某乙和某丙也在場。某乙心裏認為:「這個傢伙罪有應得,活該!」某丙卻認為這死刑犯很可憐,因此就對他產生同情心。因為這種緣故,所以某甲今生不把瓜賣給乙,而卻喜歡賣給丙。

🎬(二)衛仲達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人,名叫衛仲達,他在翰林書院裏面當官。有一次被陰司的官派小鬼把他的魂引到陰間來。陰間的官,吩咐手下把他在陽間所做的善事惡事的檔案都送上來。等到冊子送來時,那裏知道他做惡的檔案堆積如山,而做善的檔案卻只有一小捲而已。

陰司的官吩咐拿秤來,把兩種冊子稱稱看,沒想到那一大堆壞事的檔案反而比這一捲善事的檔案輕。

衛仲達感到大惑不解。他問陰官說:「我年紀還不到四十歲,那裏會有這麼多過失和罪惡呢?」,那官司回答:「只要起一個不正的念頭就是罪惡了,不必等到實際行動產生。譬如看見女色動了壞念頭,就已犯了天庭的法律了。」衛仲達接看又問:「那這一捲善事的檔案裏面是記載那一件事呢?」陰官說:「有一次皇帝想在福州府大興土木,叫很多百姓去做苦工。你上書建議皇帝不要這麼做。那一捲檔案就是你的奏章底稿。」接著又說:「你那次建議皇帝並沒有採納,但你這一心念,究竟是為大眾著想,以免老百姓受苦,所以是大善事。如果皇上當時能依照你的建議去做,那善的力量,可比現在大多了。」(見感應篤彙編卷一)

由上面這兩個例子,我們不難知道起心動念的重要性。要念念常行善事,時時為利益眾生著想,我們的福德才能積得廣大。諸君要行住坐臥處處不離善念,請詳閱華嚴經的淨行品!

譬如:當我們睡醒時,應常願一切眾生早日覺悟永恒的真理。當我們下床時,應常願走路不會傷到任何小昆蟲。萬一有小動物無意中被我們踩死了,我們則願牠往生佛菩薩的淨土。當我們步行時,應常願一切眾生都能出離生老病死的苦海。當我們出門時,應常願一切眾生能免於煩惱的逼迫。當我們大小便時,應常願一切眾生都能捨棄貪愛和憎恨。當我們洗去污穢時,應常願一切眾生身心清淨,沒有瑕疵或污垢。當我們開燈時,願一切眾生都能夠運用智慧的光芒,照破一切幽暗迷惑。當我們就寢時,願一切眾生身體安穩,心不散亂。

古代有一首詩偈描述:動了善惡的念頭,將來遇到適當的機緣一定會產生果報,「假使千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所以欲知禍福先問自心。

「行藏虛實自家知,
禍福因由更問誰?
善惡到頭終有報,
只爭來早與來遲。 」

「湛湛青天不可欺,
未曾動念已先知,
勸君莫做虧心事,
古往今來放過誰?」

所以陳希夷的心相篇上說:「相貌是從內心產生的。心裏頭有了善惡厚薄,因此相貌也可以看出吉凶禍福。」又說:「心地和念頭是相貌的根源,明白心念,善惡自然可以分辨得清楚。行為是由內心引發的,仔細觀察一個人的行為,自然就可以知道吉凶禍福。」正法念處經第二十卷上說:「心能造作一切善惡業,由於心地的好壞所以能產生各種不同的果報。」


四、心念→行為→習慣→性格→命運

就某方面來說,人實在很像電腦,譬如,電腦能貯存一切「資料」,人心能貯藏一切「善惡種子」。

電腦依靠「方程式」來工作。我們則依照「習慣」來產生行為模式。

明白這個道理以後,我們的起心動念、語言和行為一定要特別的謹慎。譬如,選購書本要特別慎重,因為一旦看了不好的書,就可能心地中播下不好的種子。看電視也要特別的謹慎,因為假如看了沒有意思的連續劇,不但浪費時間和精力而且還會做惡夢。

我們時時觀照自己的心念,嚴防惡念(損人自私的都叫惡念)的產生。因為念頭重覆出現幾次以後就會造成行為,行為重覆出現幾次以後就會產生習慣,習慣根深蒂固以後就會變成性格,有了什麼樣的性格就會造成什麼樣的命運。

所以經上說:「心地不清淨、不明了」(惑)就會「造作有善惡力的行為」(業)。善惡的行為發出影響力就會產生苦樂和凶吉的結果(果)。所以業報差別經上說:「一切眾生都被業力牽引著走,隨著自己所造的善業惡業而轉動,因為這種緣故,所以有上中下的種種差別。」

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的第二卷也說:「大家千萬不可輕視任何一件微小的惡業,以為做一點壞事不會受罪報。再小的罪,死後不但都有報應,而且絲毫不能倖免,也無法由別人代受果報。」

「心命歌」講得非常好:

「心好命又好,富貴直到老。
命好心不好,福變為禍兆。
心好命不好,禍轉為福報。
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貧夭。
心可挽乎命,最好存仁道。
命實造於心,吉凶惟人召。
信命不修心,陰陽恐虛矯。
修心一聽命,天地自相保。」


五、惜福才不會折福

現在的物質文明很發達,很多人都沉迷在物質的享受裏,生活越來越奢侈浪費,這並不是一個好現象。

諸君必須明白我們今生所享用的東西,無一不是前生種福所感的果報。過分享福和盡情享樂的後果是可怕的。所以古代有一首詩告訴我們在富足時常要為貧困設想:

「處世持家年復年,
總須慮後更思前。
有錢常想無錢日,
莫待無錢想有錢。」

宋代的高僧法演禪師說得好:

「福不可以享受到盡頭,假如福享受盡了,幸福和快樂的泉源就會枯竭!」

所以,要好好愛惜我們的福,絕不暴殄天物或丟棄任何能用的東西。例如:我們絕不剩過多的飯菜。每餐都不可在碗裏留下飯粒。吃剩下的飯菜寧可留到下一餐食用,千萬不可吃得過飽。吃得過飽和丟棄食物都是折福。吃得過飽不但傷胃,而且損壽致病。人的胃像氣球一樣,氣球的氣打得飽飽的,經過一段時間後,把氣放掉,那氣球的彈性就會喪失了。同樣的道理,經常吃得過飽的人胃一定很差,他的消化能力一定不好。況且吃得過飽或者在肚子還沒餓以前就吃東西,他一定無法感受食物的美味。

不但飲食方面要惜福,其他日常衣著和用具也都要惜福。不要看到東西就想買。因為如果買的東西不實用,再便宜也是一種浪費。買東西也不是便宜的就好,要考慮到東西的價錢和品質耐用是否恰當。

同時要敬惜字紙,不要隨便或丟棄字紙。關於愛惜字紙的因果,請詳閱惜字徵驗錄。

總而言之,要時時養成敬事惜物的心。

面是一個惜福的感人故事:

有一位日本青年,名叫中島光藏,他為了學習彫刻佛像,就去拜訪日本優秀的彫刻家高村東雲,想拜高村東雲為師。高村東雲只教他到井邊學習汲水,並沒有對他說什麼話。

但他看了中島光藏的汲水動作以後,就破口大罵,叫中島光藏回去,不要學彫刻了。其餘的弟子看到中島光藏那副可憐的樣子,就留他住宿一夜。半夜時,中島光藏被人叫醒,帶去見高村東雲,高村東雲溫和地對他說:

「白天我聲罵你,你大概不知道我罵你的原因吧,現在我解釋給你聽。

佛像是神聖的東西,因此彫刻佛像的人絕對不能沒有一顆虔誠高尚的心。雖然水不怎麼值錢,可是你卻不能隨便加以浪費。我看你汲水的時候,水潑到地上,你都毫不在意。一個把東西糟蹋而不知反省的人,怎能刻佛像呢?」

聽完了這一番話,中島光藏深受感動,痛改前非。高村東雲看他還是可造就之材,乃准許他投入門下。後來中島光藏也成為有名的彫刻家,大家都叫他「高村光雲」,他與他師父只差一個字而已。(見英凱譯禪語百選)

諸君假如想明白惜福和奢侈的感應故事,請參閱崇儉篇。

六、施比受更有福—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施捨就像把錢存入銀行,接受別人的施捨就像領取存款,享受福報就像把領出來的錢花費掉,所以施捨越多的人他的福報就越大。常接受別人的施捨就是在消福。所以聰明的人喜歡施捨,而不隨便接受別人的施捨。當他接受別人的施捨時,他是為了廣結善緣,而且會很快的把所接受的財物又轉施出去。

真正會施捨的人不會愛好名利,而且不貪求福報。因為如果為了求功德而行善,為了福報而施捨,那麼他施捨的善行將是虛偽而且有煩惱的。行善希望果報和名利,只不過是利己主義為求其私心之滿足所做的表現而已。所以我們施捨行善時,要把積功德的念頭和貪求名利果報的意識一併摒棄,這才是真正的大施捨。這種無心的善行才是最自然、最高尚的。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施捨不為人知,才是真正的善行。只施捨了財物,而不能捨棄了名利果報,並不是完全的施捨。所以說:心地清淨才是真正的施捨,心地清淨才是最大的福氣。

關於接受別人的施捨,古代有一副很深的對聯:

「三心未了水難消,一念不生金易化。」

這意思就是說:有了貪心、憎恨心和愚痴心的人,縱使別人只給你一杯白開水,你把白開水喝下去也是很難消化的。假如你心地清淨,沒有絲毫的妄念,縱使別人給你貴重的金子,你也是很容易消受的。

又有一首類似的詩偈:

「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
今生不了道,披毛帶角還。」

這首詩告訴我們:假如我們的智慧和德行不好,隨便接受了別人的一種施捨,來生縱使自己變成了畜牲,還是要償還的。

勤積陰德比享受福報好多了。所以先聖先賢都教導我們要努力行善助人。例如:印送經書,修建寺院、造橋舖路、救災濟貧、待人寬厚、矜孤恤寡、敬老尊賢、見寒施衣、見饑施食、見病苦施捨藥材、施茶水以解除行人的口渴和煩熱,施棺槨以免屍骸暴露,點夜燈以便行路,造船筏以渡人過河。

凡是有益大眾的福利事業更應盡心盡力去做。(詳見陰騭文和感應篇)

有錢而不知行善積德的人最笨也最可憐了。因為一個人有錢而吝嗇施捨,就會把錢花在物質享受方面,天天大吃大喝,自己造了許多惡業而卻還不曉得。將來可就慘了,這種人一定會生出不肖的子孫來。因此「積福歌」再三叮嚀我們不要成為錢財的奴隸,而且要修福重於享福:


「榮辱紛紛滿眼前,不如安分且隨緣。
身貧少慮為清福,名重山丘長業冤。
淡飯盡堪充一飽,錦衣那得幾千年。
世間最大惟生死,白玉黃金盡枉然。」

積福歌

嘆人祇知今世財,
那知財是前生福。
我今說與積福人,
勸世重財先重福。

有福自有福,無福空勞祿。
若有一分財,定有一分福。
德厚福自綿,福厚財自裕。

何故奢靡人,乃以積福資,任意恣淫慾?
何故驕縱人,反以積福資,倚勢欺窮獨?
何故痴迷人,聚有積福資,貪得無厭足?
何故慳吝人,枉有積福資,捨財如割肉?

不肯種福田,願做兒孫犢。
留了難帶財,撇了易帶福。
臨時空手去,徒向閻君哭。
我為世人悲,叮嚀還再囑;
莫為兒孫計,自有兒孫福。
不如看破財,及早修些福。


七、普通人怕受苦果,聰明人怕種苦因—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

一般人遇到倒霉的事情,就想逃避它。可是聰明的人卻研究這事情發生的原因,從這原因上根本解決。

害怕受苦和逃避倒霉的事情是人之常情,可是害怕受苦和逃避受苦並不能解決問題,因為一切苦果都是由過去惡業來的。惡業不除,苦果就會接二連三地發生,逃也逃不了。所以光明童子因緣經第四卷上說:「善惡業經過很長的一段時間,仍然不會消失,遇到適當的時機和因緣,一定會結果的。」大乘造像功德經的第二卷也說:「善惡業的報應可能在今生,也可能在下一生,要不然可能就在下兩生以後才報應。」

造了惡業好比欠別人債,逃避苦果好比逃避債主,忍受痛苦好比償還債務。你雖然可能逃得了一時,可是債主還是會不斷找你要債。所以最根本的解決辦法就是勇敢地把債務還清,以後不再欠債。這就是古人所說的:「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

假如我們把這個道理想開了,當我們遭到倒霉的事情,我們便會懺悔過去所造的惡業,而不再怨天尤人。而且遇到了苦果;我們會很「快樂地」接受它。因為只有當我們忍受苦痛時,痛苦才會消失了。你想一想:接受苦果不是像了清債務那麼地令人輕鬆愉快嗎?


上一篇:改造命運的原理與方法(一)